时间: 2025-04-28 14: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4:18
玉楼春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闲云不肯狂驰骋。
向晚自来栖峰顶。
野人无事也关门,
一炷古香焚小鼎。
惊鸟有恨无人省。
飞去飞来明月影。
夜阑万籁寂中闻,
破牖透风微觉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闲散的云朵不愿意狂奔,傍晚时分才飞向山峰的顶端。山中人无所事事,关上门,点燃一炷古香,静静欣赏。惊起的鸟儿带着怨恨,却无人来理会,它们随着明月的影子飞去飞来。夜深人静,万物寂寥,只能听见窗破了的风,微微感到一丝寒意。
刘秉忠,元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宋元交替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首诗是在诗人隐居于山林的情况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中生活场景,表达了其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玉楼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傍晚,诗人以闲云和山间野人开头,巧妙设定了一个闲适的氛围。诗中“闲云不肯狂驰骋”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接下来的“向晚自来栖峰顶”则将时间推向夜晚,山顶的宁静与悠闲更是凸显出诗人的孤独感。
“野人无事也关门”展现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借用“古香”和“小鼎”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古朴而雅致的环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
“惊鸟有恨无人省”中,鸟儿的惊慌与怨恨,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但无人理会的状态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寂。最后两句“夜阑万籁寂中闻,破牖透风微觉冷”则通过夜晚的寂静与微风的寒意,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自然的冷清。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学,传递出一种淡泊、悠然自得的情感基调。
诗中“闲云不肯狂驰骋”中“闲云”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孤独?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