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29
焚胜梅香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春风吹灭小檠釭,
梦断炉香结翠幢。
檐外杏花横素月,
恰如梅影在西窗。
春风将小灯熄灭,
梦中香炉的香气也随之消散。
屋檐外的杏花映照着洁白的月光,
宛如梅花的影子映在西窗上。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梅”与“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杏花则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此外,梦境与现实的交替,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怀念,这也是古代诗词常见的主题。
刘秉忠,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出独特的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风格清新、细腻。
本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感受,暗示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寻。
《焚胜梅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作,诗人在春风中感受到的细腻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首句“春风吹灭小檠釭”,通过小灯熄灭的意象,传达出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清醒。紧接着“梦断炉香结翠幢”,诗人以梦中香气的消散,暗示着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无情。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出屋檐外的杏花与月色,杏花的纯白与月光的洁白相辅相成,构成一幅春日的美景。最后一句“恰如梅影在西窗”,则将前面描绘的景象与梅花的影子相结合,形成一种柔和的对比,既有春花的生机,又有梅花的孤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与意象的结合,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失去梦境的惋惜。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新中带有一丝感伤,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梦境的怀念,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的美。
诗中提到的“檠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恰如梅影在西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清雅
C. 愤怒
D. 忧伤
诗中的“梦断”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的清醒
B. 美好的梦境
C. 失去的希望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可以将《焚胜梅香》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两者都运用了梅花的意象,但前者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美好,后者则更多地展现梅花在困境中顽强生长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