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2:46
闻说关河唾掌收,拟为跛子看花游。可怜逸少兴公辈,说着中原得许愁。
听说关河的美景只需轻轻一掌便能收回,想要带着跛足的人去看花游玩。可怜那些风流才子如逸少、兴公等,他们只是在谈论中原的忧愁。
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多样,擅长五言和七言诗,常以豪放、清新著称。刘克庄的创作与当时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助边关美景与自身的感受,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风流才子的无奈与同情。
刘克庄的这首《端嘉杂诗二十首》中的这一首,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开头的“闻说关河唾掌收”一句,带有一种轻松的语气,似乎在描绘美好景象,但随即转入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想象着即使是残疾的跛子,也能在花间游玩,似乎美景触手可及,然而转念之间却是对风流才子的惋惜与无奈。
“可怜逸少兴公辈”,这一句的情感转折,显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其际遇的同情。他们虽才华横溢,却无法逃避中原的忧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悲哀。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气韵上有一种对比和反讽,通过边疆的宁静与中原的动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逸少”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李白
C. 杜甫
D. 陶渊明
“跛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无能者
B.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C. 社会的底层
D. 自由的灵魂
诗中“关河”所代表的意象是什么?
A. 战乱
B. 美好与希望
C. 悲伤
D. 失落
对比刘克庄与杜甫的诗作,均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刘克庄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对照,而杜甫则更倾向于直接的社会批判和人道主义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