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一百首·维摩》

时间: 2025-04-22 23:15:49

诗句

面色削瓜黄,眉毫覆雪长。

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禅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3:15:49

原文展示:

面色削瓜黄,眉毫覆雪长。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禅床。

白话文翻译:

此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的面色如同削去皮的瓜般幽黄,眉毛如雪般修长。谁能知道世间万象,其实都只在他的一张禅床上。

注释:

  • 削瓜黄:形容面色苍白,像削去皮的瓜果那样。
  • 眉毫:指眉毛,形容眉毛长且细。
  • 禅床:指禅修用的床,象征着禅宗的修行和宁静。

典故解析:

“维摩”指的是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大乘菩萨,代表着非凡的智慧与超凡的境界。诗中提到的禅床正是禅宗修行的重要象征,暗示着通过禅修可以超越世间的纷扰,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明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时值社会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描绘禅师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禅师的形象,面色苍白、眉毛修长,给人一种清雅而超然的感觉。诗人在描写外貌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仿佛在告诉读者:外表的苍白并不代表内心的贫乏,而是深藏着某种智慧与见解。最后一句“安知四天下,只在一禅床”,则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世间的一切纷扰与执念,其实都可以通过禅修来化解,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明悟。这首诗不仅是对禅宗哲学的赞美,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面色削瓜黄:描述了禅师的面色,苍白而带有一丝病态,暗示他在修行中的刻苦与坚持。
  2. 眉毫覆雪长:强调了禅师的眉毛修长、清秀,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气质。
  3. 安知四天下:提出一个反问,暗示世间万象的复杂与无常。
  4. 只在一禅床:总结前面的叙述,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可以通过简单的修行来获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面色比作削瓜,形象生动,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禅宗哲学的赞美,强调通过内心的修行与宁静,可以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一种智慧的境界。

意象分析:

  • 削瓜黄:象征着一种清淡与超脱,暗示内心的宁静。
  • 雪长眉毫:象征着纯洁与高尚,表现出禅师的高洁形象。
  • 禅床:代表着修行的地方,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C. 对爱情的感慨
    D. 对自然的描写

  2. “面色削瓜黄”中的“削瓜”用作比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禅床”象征着什么?

答案:

  1. B
  2. 表达了禅师面色苍白、内心清净的状态。
  3. 象征着修行与内心的平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维摩》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禅宗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少年游 学余偶感 少年游 送少湘侄回里 少年游五首 其三 少年游五首 其二 少年游五首 其一 少年游 愁 少年游 病后 少年游 次周清真韵四首 其一 少年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爱日惜力 奉喜 金字旁的字 谩藏诲盗 退运 包含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英姿迈往 配防 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水陆毕陈 水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提心在口 背约 包含达的成语 哀鸿遍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