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王孙》

时间: 2025-05-02 21:35:58

诗句

长安云步去还来。

万朵金莲火里开。

独饮刀圭胜浊醅。

两三杯。

涤尽凡心有甚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5:58

原文展示:

《忆王孙》 ——马钰 〔元代〕

长安云步去还来。
万朵金莲火里开。
独饮刀圭胜浊醅。
两三杯。
涤尽凡心有甚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长安的思念,描绘了在长安的云步间来来去去,像是万朵金莲在火中绽放。诗人独自饮酒,觉得刀圭的美酒胜过浑浊的醅酒。饮两三杯之后,心中凡俗的烦恼都被洗净了,何必再有什么忧患呢?

注释:

  • 长安云步: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云步,形容轻盈的步态。
  • 金莲:指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和富贵。
  • 刀圭:一种饮酒器具,象征美酒。
  • 浊醅:指浑浊的酒,通常质量较差。
  • 涤尽凡心:洗净凡俗的心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通常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忆王孙》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长安作为文化中心,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忆王孙》通过描绘长安的美景和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的开头用“长安云步去还来”勾勒出一种轻松而又悠然的氛围,仿佛在说,生活中有许多往来,但内心却是宁静的。

“万朵金莲火里开”则运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描绘出一种热烈而生机勃勃的场景,象征着希望与美好。接着,诗人提到“独饮刀圭胜浊醅”,这不仅表达了他对美酒的偏爱,更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浑浊世界的拒绝。

最后一句“涤尽凡心有甚灾”,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这种对心灵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越,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云步去还来:描绘了长安的风景,表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依恋。
  2. 万朵金莲火里开:用“金莲”象征美好,表现出生活的绚烂与希望。
  3. 独饮刀圭胜浊醅:独自品酒,表达了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4. 两三杯:饮酒的节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
  5. 涤尽凡心有甚灾:强调内心的宁静,超越世俗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莲比作美酒,突出生活的美好。
  • 对仗:诗句结构匀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去还来”、“胜浊醅”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长安的眷恋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饮酒的意象,强调了超越世俗烦恼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长安:象征繁华与历史。
  • 金莲:代表美好与希望。
  • 刀圭:象征优雅与高贵的生活方式。
  • 浊醅:指代世俗的杂念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忆王孙》的作者是: A. 杜甫
    B. 马钰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金莲”象征: A. 贫穷
    B. 美好与富贵
    C. 凶险

  3. “涤尽凡心”意指: A. 清洗衣物
    B. 去除内心的烦恼
    C. 追求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表现了独酌的洒脱与淡然。
  • 《饮酒》(陶渊明):表达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忆王孙》《月下独酌》:两者都通过饮酒抒情,前者更强调对长安的依恋,后者则在自然中寻找自我。两者在意境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相关查询

南乡子 和陈相国夫人徐湘蘋送别 南乡子七首 其三 南乡子八首 其七 南乡子 南乡子 其二 南乡子 其一 题双帆画扇 南乡子 宝玄堂偶得 南乡子 贺于冶泉尚书有子 南乡子 其六 席上戏赠女伶文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目张胆 包含齐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顾景兴怀 甍甍 片字旁的字 低垂 火字旁的字 临危履冰 四字头的字 幽穷 枯陨 包含磬的成语 阿鹜 东望西观 微谏不倦 厂字头的字 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