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05:43
《偃师武虚谷墓下作》
作者:徐坊 〔清代〕
路侧累累马鬣封,
渚蘋一荐授堂翁。
中州人物今谁考,
汉代循良相与同。
大吏从来恶强项,
古人先为写遗容。
传经若问先生学,
原异谈玄魏晋风。
路边堆积着马鬣,像封印一样,
水边的蘋草一片片地送给了老人。
如今中原的人物,谁来考证他们的事迹呢?
汉代的循良之士与我相知相同。
大官向来厌恶那些有强硬背景的人,
古人先为自己留下了容貌的影像。
如果有人想要传授经典,问起老师的学问,
那与魏晋的风气完全不同。
作者介绍:
徐坊,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复兴的时代。徐坊的诗风受到唐诗和宋词的影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偃师武虚谷,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沉思与怀念,反映了当时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与思考,以及对当时官场的批判。
《偃师武虚谷墓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下的感慨。开头的“路侧累累马鬣封”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接着,诗人提到“渚蘋一荐授堂翁”,在这里,蘋草不仅仅是自然元素,更象征着对智慧与知识的传承。
在中间部分,诗人反思历史,提到“中州人物今谁考”,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遗忘与对现状的不满,继而将目光投向汉代的良相,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接着,诗人用“大吏从来恶强项”表达了对权力的不满,揭示出官场的黑暗与腐败。
最后两句“传经若问先生学,原异谈玄魏晋风”则是对古代学术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历史的画卷,更是一种文化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当下社会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沉思与对权力的反思,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当下社会的批判,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马鬣”象征什么?
“渚蘋一荐授堂翁”中的“堂翁”指的是谁?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