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44
点绛唇 泖桥次韵
施绍莘
寺枕荒塘,时时雪浪吞僧屋。
桥头路曲,废井当枯木。
如此幽闲,恰好闲人宿。
窗敲竹,酒醒茶熟,天水鹦歌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寺庙环境,寺庙坐落在荒凉的塘边,时不时有雪浪拍打着僧人的住处。桥头的道路曲折,旁边的废井旁边长满了枯木。这样的幽静闲适,正适合闲人来此栖息。窗外竹子被敲打,酒醒后茶也泡好了,天水间鹦鹉的歌声在绿色的环境中回荡。
作者介绍:施绍莘,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抒情和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独特的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闲适的心态反映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冬日,诗人可能在某个幽静的寺庙中,面对自然景色,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中所描绘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点绛唇 泖桥次韵》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寺庙环境,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描写了寺庙和荒塘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美丽的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桥头路曲”和“废井当枯木”展现了自然的衰败与宁静,结合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的“如此幽闲,恰好闲人宿”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这里“闲人”不仅是指诗人自己,也可以引申为所有追求宁静的人。最后几句通过“窗敲竹,酒醒茶熟,天水鹦歌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闲适的意境,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理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热闹繁华
B. 孤寂幽静
C. 繁忙喧嚣
诗人对“闲人宿”的态度是:
A. 反感
B. 欢迎
C. 无所谓
“桥头路曲,废井当枯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忙的生活
B. 衰败的环境
C. 舒适的家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