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寄次侄莱仙》

时间: 2025-05-07 09:44:42

诗句

早挂征帆向玉亭。

浔阳江畔柳青青。

燕来鸿去兄和弟,一响相逢便起程。

干越俗,幕游情。

徐徐说与阿戎听。

琵琶洲渚东山色,不是丹青画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42

原文展示:

早挂征帆向玉亭。
浔阳江畔柳青青。
燕来鸿去兄和弟,一响相逢便起程。
干越俗,幕游情。
徐徐说与阿戎听。
琵琶洲渚东山色,不是丹青画不成。

白话文翻译:

早早地挂起了征帆,向着美丽的玉亭出发。
浔阳江边的柳树青翠欲滴。
燕子飞来,鸿雁飞去,兄弟之间相聚一声,便开始了旅程。
抛开世俗的束缚,享受游玩的情趣。
慢慢地告诉阿戎我的故事。
琵琶洲的水边东山的景色,不是丹青画作所能描绘的。

注释:

  • 征帆:指出行的船帆。
  • 玉亭:形容亭台的美丽,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景点。
  • 浔阳江:位于江西省,是著名的江河。
  • 燕来鸿去:比喻兄弟间的相聚与离别。
  • 阿戎:可能是朋友或亲戚的称呼。
  • 琵琶洲渚:指特定的地名,东山色描绘的是自然风光。

典故解析:

  • 琵琶洲:实为名胜,在古诗中常被用来描写自然美景。
  • 燕鸿: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亲情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炳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涉及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及乡情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历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亲友的思念与聚会的珍惜。

诗歌鉴赏:

此首《鹧鸪天》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际关系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珍视。开篇“早挂征帆向玉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即将启程的愉悦氛围,紧接着用“浔阳江畔柳青青”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渲染出一种悠闲而又期待的情绪。

诗中“燕来鸿去兄和弟”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相聚的喜悦与离别的惆怅。后面的“干越俗,幕游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游历的热爱,体现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结尾处“琵琶洲渚东山色,不是丹青画不成”,更是将自然美景与艺术相结合,强调了眼前景色的美妙,超越了画作的表现力,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独特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挂征帆向玉亭:描绘出诗人出发的情景,期待美好的旅程。
  2. 浔阳江畔柳青青:描写自然环境,营造生机勃勃的氛围。
  3. 燕来鸿去兄和弟:表现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相聚的快乐。
  4. 干越俗,幕游情:表达诗人对旅行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5. 徐徐说与阿戎听:展现了与朋友分享心情的宁静。
  6. 琵琶洲渚东山色:描绘自然美景,强调其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际关系比作燕子与鸿雁的相聚与离别。
  • 对仗:如“燕来鸿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人情化的描写使自然景色更具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征帆:象征着出发与希望。
  • 柳青青:代表着生命力与春的气息。
  • 燕鸿:象征着亲情的相聚与离别。
  • 琵琶洲: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浔阳江”位于哪个省?

    • A. 江西
    • B. 安徽
    • C. 湖南
  2. “燕来鸿去” 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惆怅
    • B. 友情的温暖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阿戎”可能是指:

    • A. 朋友
    • B. 家人
    • C. 自己

答案:

  1. A. 江西
  2. B. 友情的温暖
  3. A. 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炳文的风格与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艺术》

相关查询

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 丹青阁 大龙湫 次韵刘明远移家 次韵刘明远移家 次韵刘明远移家 春雨 春雨 春晚 春日晚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游沸鼎 幾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鸟钞求饱 提手旁的字 姑妄听之 空儿 计日以俟 包含丸的词语有哪些 方廉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大举 包含课的词语有哪些 渊结尾的成语 日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称心如意 减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