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48
削迹松陵华寓。
藏密白云深处。
造物已安排,
万事何须先虑。
归去。
归去。
海鹤山猿同住。
这首诗的意思是:削减了身世的痕迹,我住在松林之间;隐秘地藏匿在白云深处。自然的安排已经完成,万事何必提前去担忧呢?我选择归去,归去,和海中的鹤、山中的猿一同生活。
诗中提到的“海鹤”和“山猿”,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于象征隐逸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海鹤在古诗中代表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山猿则象征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这些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倪瓒(或作倪云林),元代画家及诗人,生于元代中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倪瓒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倪瓒生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影响了他的生活。他的诗歌反映了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透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倪瓒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向往。诗中提到的“削迹”与“藏密”,表现了诗人希望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人以松林和白云为背景,创造出一种隐秘而宁静的意境,传达出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造物已安排,万事何须先虑”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安排的信任,表达了他对生活无常的淡然态度。此处,诗人在思想上超越了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他对命运的顺应和对自然的依赖。最后“海鹤山猿同住”,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既反映了倪瓒的生活态度,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与自然关系的角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淡然,展现了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鹤”象征了什么?
A. 名利
B. 自由
C. 亲情
答案:B
“造物已安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命运的抵抗
B. 对自然的信任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人在诗中反复提到“归去”,这代表了什么?
A. 逃避
B. 回归自然
C. 选择孤独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