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8-13 13:29:39

诗句

只是桓伊三弄,漏出相思百种。

双睫不能抬,梅与泪痕堆拥。

如梦,如梦,两桨斜阳春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3:29:39

原文展示:

如梦令二首 其一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只是桓伊三弄,漏出相思百种。
双睫不能抬,梅与泪痕堆拥。
如梦,如梦,两桨斜阳春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种种情感。桓伊的三次琴声,仿佛泄露了我内心的百种相思。眼睑沉重,无法睁开,泪水与梅花的痕迹交织在一起。如同梦境一般,春天的斜阳映照在两只桨上,令人沉醉。

注释:

  • 桓伊:古代著名的乐师,代表着美妙的音乐。
  • 三弄:形容优美的音乐响起三次。
  • 双睫:指眼睑,表达因思念而沉重。
  • 梅与泪痕:梅花象征着思念,泪痕则是思念的直接表现。
  • 如梦:形容一种迷离、梦幻的状态。
  • 斜阳春重:春天的斜阳,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沉重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作品常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现代社会,反映了当代人对爱情和思念的感受,受传统文化启发,同时也融入了个人情感的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思念中的无奈与柔情。开篇提到的“桓伊三弄”,迅速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音乐和情感的氛围,音乐成了思念的载体,令人感受到那种悠扬而又缠绵的情感。接着,“双睫不能抬”,表达了因思念而沉重的心情,仿佛泪水与梅花的痕迹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一句“如梦,如梦”,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春天的斜阳与两桨的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梦幻的感觉,仿佛一切都是虚幻的,但又是如此真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思念的复杂与深刻,让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是桓伊三弄:音乐的响起使我想起往事,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 漏出相思百种:思念如泉涌,百般情感在心中浮现。
  • 双睫不能抬:沉重的思念使我无力睁眼,形象地表现出心中的痛苦。
  • 梅与泪痕堆拥:梅花与泪水交织,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交错。
  • 如梦,如梦:梦境般的感觉,愈发渲染了思念的迷离。
  • 两桨斜阳春重:春天的斜阳映衬下的两只桨,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沉重的场景,寓意着思念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梅与泪痕堆拥”以梅花比喻思念,以泪水比喻情感的流露。
  • 拟人:“双睫不能抬”赋予了眼睑以情感,表现出思念的严重性。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意象上都有一定的对称性,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思念的主题,通过音乐与春天的意象,表现出思念的忧伤与深沉,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桓伊:象征美好而又令人怀念的过去。
  • 双睫:代表沉重的思念与泪水。
  • 梅花:象征着孤独的美丽和思念的情感。
  • 斜阳:寓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桓伊”指的是: A. 一位乐师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
    D. 一种酒

  2. “双睫不能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3. 诗中提到的“梅与泪痕”象征着: A. 快乐
    B. 友谊
    C. 思念与情感
    D. 旅行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卢青山的《如梦令二首 其一》在主题上都涉及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女性在爱情中的柔弱与坚韧,而卢青山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思念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春雨夜坐 崖山六咏 送李参政还吴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牡丹 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 送李司直使吴(得家花斜沙字,依次用) 送少逸 过东庄看梅 其三 题灵岩毕尚书诗集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欲言无声 八节滩 雙缺 峻刻 狗彘不食 一顾之价 包含人的词语有哪些 玄冠 酒入舌出 用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号 忧国爱民 四点底的字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