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2:48
如梦令 暮春
作者: 陈世祥 〔清代〕
听说暮春来到。
不忍见花成草。
欹枕问巫山,
又被莺声唤觉。
黄鸟。黄鸟。
有个人儿烦恼。
听说暮春已经悄然来临,
我不忍心看到花朵变成草丛。
倚着枕头问巫山,
又被黄莺的歌声唤醒。
黄鸟,黄鸟,
有个人在烦恼。
巫山:在古代诗词中,巫山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的山水和情感的寄托,尤其在李白的《庐山谣》中提到巫山,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
作者介绍:陈世祥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 暮春》写于春末,诗人借春天的变化表达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如梦令 暮春》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的“听说暮春来到”,一语道出了春天将尽的无奈,接着“不忍见花成草”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花开花落,生命轮回,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欹枕问巫山”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梦境的纠葛,巫山在这里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是心灵寄托的地方。随后的“又被莺声唤觉”,则引导读者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黄莺的鸣叫声如同春天的音符,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同时也带来了些许的烦恼。
最后的“有个人儿烦恼”点出了诗的核心,诗人仿佛在说,虽然春天美丽,但心中的忧愁却难以消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生命中难以避免的忧愁与失落。
诗词测试:
《如梦令 暮春》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世祥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黄鸟”主要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烦恼
c) 悠然
诗中“欹枕问巫山”是指什么?
a) 寻找美好
b) 思念与梦境
c)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