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36
水调歌头 次前韵
王恽 〔元代〕
纫兰缀芳佩,远驾振灵修。
王城似海无际,泛若一轻舟。
谁着朱衣白简,老坐凝床十日,
双鹘漫横秋。
落日壮心在,不负鬼神幽。
笑咿,惊肮脏,竟何求。
丈夫出处义在,不用计行留。
万事味来嚼蜡,只有济时一念,
未肯死前休。
驱马出东郭,聊以散吾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命运的思考。诗人用兰花和香佩来象征自己的高雅追求,乘着远行的舟车,心中却感到王城如同无边的大海,漂浮不定。诗中提到的“朱衣白简”指的是高官的装束,诗人看到这样的身影,不禁感慨自己在世的孤独与无奈。尽管落日依然壮丽,心中的壮志不减,但身处幽暗的环境中,心情却时常受到影响。最后,诗人以“驱马出东郭”来表达自己想要摆脱忧虑的愿望。
王恽(1309年-1368年),元代诗人,字君昌,号惭愧,江西人。王恽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常表达个人的理想与情感。他生活在元代末期,社会动荡,诗歌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该诗创作于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
王恽的《水调歌头 次前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相互交融。在开篇,诗人以“纫兰缀芳佩”描绘了自己的高尚追求,显示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而“王城似海无际”则进一步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困惑与无奈,城市的繁华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提到的“朱衣白简”不仅是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质疑,体现了诗人对成就与名利的冷静看待。
在情感的流露上,诗人通过“落日壮心在”来表达自己虽处困境但内心依然坚强的决心,尽管周围环境让他感到压抑,但他并未放弃追寻理想的信念。最后,诗人以“驱马出东郭”结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试图通过行动来摆脱内心的忧愁,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王恽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王恽以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个人在复杂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最终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希望。
诗中“纫兰缀芳佩”指的是什么?
“王城似海无际”表达了什么情感?
“驱马出东郭”象征了什么?
王恽的《水调歌头 次前韵》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与理想时的不同态度。王恽的诗更多表露了对现实的困惑与孤独,而苏轼则在月光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