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时间: 2025-07-29 16:11:31

诗句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

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1:31

原文展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 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白话文翻译:

长淮河上风平浪静,波浪宽阔,华丽的船只在湾中摇摇晃晃地上下穿行。 战乱之后,人烟稀少至极,战场上留下的白骨堆积如山。

注释:

  • 长淮:指长淮河,即今天的淮河。
  • 锦櫂: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 兵后:战乱之后。
  • 可胜:难以承受,形容数量之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此诗出自《湖州歌九十八首》,反映了宋代战乱后的社会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战乱后长淮河畔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战前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乱前后长淮河畔的巨大变化。首句“长淮风定浪涛宽”描绘了河面的平静与宽广,而“锦櫂摇摇上下湾”则暗示了曾经的繁华与生机。后两句“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则突出了战后的荒凉与惨烈,战骨如山,人烟稀少,形成了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风定浪涛宽”描绘了河面的宁静与宽广,为后文的对比铺垫。
  • 次句“锦櫂摇摇上下湾”通过华丽的船只,暗示了曾经的繁华与活力。
  • 第三句“兵后人烟绝稀少”直接点出了战后的荒凉,人烟稀少。
  • 末句“可胜战骨白如山”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上白骨堆积如山的惨烈景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战前与战后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破坏性。
  • 夸张:“战骨白如山”夸张地描绘了战场的惨烈。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战前与战后的景象,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意象分析:

  • 长淮河:象征着宁静与宽广。
  • 锦櫂:象征着繁华与活力。
  • 战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死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櫂”指的是什么? A. 装饰华丽的船只 B. 普通的船只 C. 战船 答案:A

  2. 诗中“战骨白如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答案:B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战争 B. 反思战争的残酷 C. 描述河面的宁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汪元量的这首诗都反映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诗选》:可以对比阅读,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 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 其六 船过灵洲 秋日早起 水仙花四首 其四 秋雨叹十解 赠都下写真叶德明 和马公弼雪 过平公桥 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查 行伴 龠字旁的字 废然而返 重点 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革之声 隶字旁的字 蝼蚁贪生 瓜字旁的字 弹劾 最可觞客 卖主求荣 擎拳 包含敲的成语 卜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