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蓟北春望》

时间: 2025-05-06 02:33:05

诗句

江南二月蕨笋肥,江北客行殊未归。

怕上西楼洒乡泪,东风吹雨湿征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05

原文展示:

江南二月蕨笋肥,江北客行殊未归。怕上西楼洒乡泪,东风吹雨湿征衣。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二月,蕨菜和竹笋正肥美,而江北的游子却仍未归来。害怕登上西楼,因为那会让我洒下思乡的泪水,东风吹来春雨,打湿了远行人的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 蕨笋:蕨菜的嫩芽,春季常见的一种野菜。
  • 殊未归:特别地还没有归来。
  • 洒乡泪:流下思念家乡的泪水。
  • 征衣:远行人的衣裳。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旅居外地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作者身处江南,看到当地的美景,却思念起远在江北的家乡,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南的春景和江北游子的未归,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首句描绘了江南二月的美景,蕨笋肥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这样的美景却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因为江北的游子还未归来。后两句通过“怕上西楼”和“东风吹雨”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西楼成了触发乡愁的地方,而东风吹雨则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孤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思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江南二月蕨笋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蕨笋肥美,生机勃勃。
  • 第二句:“江北客行殊未归”表达了游子未归的遗憾,与江南的美景形成对比。
  • 第三句:“怕上西楼洒乡泪”通过“怕上西楼”表达了害怕触发乡愁的情感。
  • 第四句:“东风吹雨湿征衣”通过“东风吹雨”和“湿征衣”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江南的美景与江北游子的未归形成对比,强化了思乡之情。
  • 象征:东风吹雨象征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深切的思乡之情,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和对游子未归的遗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蕨笋:春天的象征,生机勃勃。
  • 西楼:触发乡愁的地方。
  • 东风吹雨:旅途的艰辛和孤独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蕨笋”是指什么? A. 一种野菜 B. 一种水果 C. 一种树木 D. 一种花卉 答案:A

  2. 作者为什么“怕上西楼”? A. 因为西楼太高 B. 因为西楼太旧 C. 因为西楼会触发乡愁 D. 因为西楼太冷 答案:C

  3. 诗中的“东风吹雨”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旅途的艰辛 C. 家乡的温暖 D. 朋友的关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汪元量的《蓟北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在春天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皇帝阁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送崔先生东归 南乡子 夫容 次韵张提刑送行六绝 取凉二绝 答程嘉定二首 参政李公以勤谨和缓励后学江宪益以公廉忠信为八箴因赋诗赠别 读史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艸字旁的字 一些半些 法子 爱礼存羊 藜飡 从规矩定方圆 蕊粉 九阙 河山破碎 三框儿的字 母字旁的字 禀问 包含盹的词语有哪些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