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25
采桑子 其四
作者: 汪东 〔清代〕
檐前鹦鹉犹能说,往日深恩。
共度朝昏。花㬉香融不记春。
吴宫绝艺留镌刻,金错刀痕。
桃核空存。里许元来别有人。
这首词中的鹦鹉依然能说话,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深厚情谊。在一起度过的朝夕间,花香四溢,令人忘却了春天的记忆。吴宫的绝艺留下了刻印,金色的刀痕依然清晰可见。如今桃核虽已空存,原来这里还有别的人。
作者介绍:汪东(生卒年不详),字季熊,号东篱,清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汪东晚年,或许是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感慨,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采桑子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词作,汪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词的开头以“檐前鹦鹉犹能说”引入,鹦鹉的存在象征着曾经的陪伴与情感的延续。接着,通过“共度朝昏”的描写,表达了与心爱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仿佛每一天都在花香中沉浸,而“花㬉香融不记春”则突显了对春天的遗忘,暗示着过去的美好已经渐行渐远。
而“吴宫绝艺留镌刻,金错刀痕”两句则通过历史的遗迹来映射个人情感的深刻,吴宫作为古代文化的象征,与个人的经历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过往的思念。最后一句“里许元来别有人”,则让人思考:在这段回忆中,究竟还有谁在默默陪伴,抑或是心中的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檐前鹦鹉犹能说”的意思是:
A. 鹦鹉在玩耍
B. 鹦鹉仍在说话,象征过去的回忆
C. 鹦鹉飞走了
D. 鹦鹉不再说话
诗中提到的“吴宫绝艺”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高超的艺术技艺
C. 一个历史人物
D. 一种植物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与怀旧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深刻感悟,但汪东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