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22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墓门上长满荆棘,斧头也不能砍断。
丈夫的品德不好,国人都知道。
明知而不改,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墓门旁有梅花,猫头鹰在这里栖息。
丈夫的品德不好,歌声来询问。
询问我却不理会,反而让我思绪混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明确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墓门”、“梅”、“鸮”等意象可引申出对生死、品德及社会风气的反思。
作者介绍:
由于诗人佚名,具体生平不详,但可以推测其处于先秦时期,社会风气与道德观念深深影响其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源自对社会道德的批判,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品德与责任的思考。
《墓门》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诗中通过“墓门”这一意象,引入生与死的哲学思考,而“棘”与“斧”的比喻则暗示了道德的复杂与难以解决的困境。诗中对“夫也不良”的反复强调,揭示了对当时社会中男子品德的否定,似乎在控诉社会对不良品行的纵容。梅花与猫头鹰的意象则增添了自然与生命的韵味,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直面,又有对理想的渴望,展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道德与生存的思考。
逐句解析: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墓门上长满荆棘,斧头也无法砍断,暗示困境的深重。
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指责男子的品德不良,社会普遍知晓,却无所作为。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质疑为何明知品德不良却不改,反映出社会的麻木。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墓门旁有梅花,猫头鹰栖息,象征生命与死亡的交汇。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再次提及男子不良品行,似乎在用歌声来询问其原因。
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向我询问却不重视,反而让我思绪混乱,表达了无奈与困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道德沦丧的现实,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不满,呼唤对品德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夫”指代谁?
A. 妻子
B. 妇女
C. 男子
D. 孩子
“墓门有梅”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死亡
B. 生命与希望
C. 绝望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中对月光的孤独思考相比,《墓门》更关注社会道德的问题,前者表现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具社会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