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07
郭帅遗蕨羹
作者:刘过 〔宋代〕
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
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
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
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
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
金山乞取一片山,要看濈濈儿拳短,
穷人更是知田汉。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穷书生的心声,他生活困苦,却仍然渴望简单的美食——一碗紫蕨羹。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即便有万户侯的荣华富贵,也不如享受这一碗羹。他描绘了主人和门下三千士兵的热闹场景,尽管他们常常在吃肉,但诗人却已厌倦了这些腥膻之物。最终,他只想安静地享受这一碗羹,并静观将军的功业成就。在诗的结尾,提到穷人对田地的渴望,表达了对富贵与贫穷的思考。
刘过,字季明,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常常带有讽刺和自嘲的意味。
《郭帅遗蕨羹》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的困境与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时期。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生活的讽刺。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书生穷无食肉相”道出自己的困境,紧接着通过“老不能官犹崛强”表明即使年老也难以改变贫穷的现实。接着,诗人转向描述心中渴望的紫蕨羹,营造出一种朴素而美好的意境。在众多权贵的喧嚣中,诗人更向往的是这一碗简单的羹,表明了对物质繁华的拒绝以及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在对主人和士兵的描绘中,诗人揭示了权力中心的浮华与士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更有一种对美食的追求,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更是对困境的一种反叛。结尾部分则蕴藏了对穷人生存状态的同情,强调了对土地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独特视角,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厌倦、对美食的渴望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困境的坚韧态度。
诗中提到的“紫蕨”指什么?
A. 一种肉类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饮料
D. 一种调味品
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
A. 权力
B. 美食
C. 金钱
D. 名声
诗中提到的“万户封侯”与“紫蕨羹”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A. 物质与精神
B. 富贵与贫穷
C. 权力与自由
D. 生活与死亡
答案:1.B,2.B,3.A
解读:两者都表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但刘过更强调了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田园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