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8:40
作者: 刘过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画鷁凌空,红旗翻雪,灵鼍震雷。
叹沈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哀。
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
空江上,但烟波渺渺,岁月洄洄。
持杯。西眺徘徊。些千载忠魂来不来。
谩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
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
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身在天涯。
在空中高飞的画鷁,红旗像雪一样翻飞,灵鼍的声音仿佛震动雷霆。我感叹沈湘离开故国,怀念古人,江山满是愁苦,乡亲们也感到悲哀。正直的人难以留住,灵修已经化为乌有,三户人家真的能存活于楚地吗?空荡的江面上,烟波渺渺,岁月如水流淌。我举杯向西眺望,徘徊不定,千载的忠魂究竟能否归来?争夺胜利的吵闹声,鱼龙翻腾,呼声如同贾勇一般,地裂山摧。香黍缠绕丝线,宝符插在艾草中,依然有樽前儿女的思念。兴亡之事,付诸浮云一笑,我身处天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过,字景云,号天台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豪放,作品常带有历史感与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动荡的时代,国家分裂,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故国的怀念及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沁园春·画鷁凌空》在形式上运用了“词”的结构,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首句“画鷁凌空”写出一种自由与孤独的对比,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渐转向对国家沦亡的感慨,尤其是“江山凝恨,父老兴哀”。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悲伤。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自由的向往,转向对国家的忧虑,最终落到个人的伤感与无奈。“兴亡事,付浮云一笑”,表现出一种对历史兴亡的淡然态度,却又不失对故国的深情,形成了诗歌的情感核心。作者以酒杯为媒介,表达了他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画鷁凌空”象征什么?
诗人感叹的“沈湘”代表什么?
“兴亡事,付浮云一笑”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