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20
点绛唇
作者: 吴藻 〔清代〕
二月春寒,放船薄暮西泠去。
垂杨缕缕,未是藏莺处。
扑面尖风,不许吴侬住。
无情绪,让它鸥侣,自作湖山主。
春寒的二月,傍晚我放船驶向西泠湖。
垂柳轻轻摇曳,尚未是黄莺栖息的地方。
迎面而来的尖风,让我这个吴侬难以停留。
无所谓的情绪,让那鸥鸟成双,自己做主这湖山风光。
吴藻(约1640-约1715),字汝霖,号侍云,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词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诗人出游之际,表达了对春寒的感慨与漂泊感,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无奈。
这首《点绛唇》通过春寒的背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首句“二月春寒,放船薄暮西泠去”,在时空的转换中,诗人通过描写春寒的气候和傍晚的出行,营造出一种微凉的氛围,令人感到一丝愁绪。接下来,“垂杨缕缕,未是藏莺处”,描绘了柳树的柔美与春天的生机,但又隐含着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的失落感。
“扑面尖风,不许吴侬住”,尖锐的风仿佛在阻挡着诗人的脚步,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困扰。最后一句“无情绪,让它鸥侣,自作湖山主”,则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态度,虽然有情绪的困扰,但诗人选择以自然为伴,任由鸥鸟在湖山之间自由翱翔,表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的意境流畅,情感真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展现了清代词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春寒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同时展现了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洒脱态度,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二月春寒”主要描绘了怎样的季节特征?
A. 夏天的炎热
B. 春天的寒冷
C. 秋天的凉爽
D. 冬天的寒冷
“扑面尖风”中的“尖风”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A. 温暖
B. 轻松
C. 刺骨的寒冷
D. 迷人的气息
诗中的“鸥侣”象征了什么?
A. 孤独
B. 自由与爱情
C. 竞争
D.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