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4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47:18
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
韩维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
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
君恩谨宜道,使才慎推差。
翰林承命行,驱驾绝漠沙。
晨登寒山岭,回望万里家。
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
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
慷慨属国节,迢递博望槎。
幸古有此贤,庶足开颦嗟。
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
入门解征衫,金樽滟流霞。
哀弦间清唱,娇鬟蔚如鸦。
一慰行役劳,期君柳初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遥远的契丹岭(今内蒙古一带)登高望远时的思乡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提到中原失去统治,幽冀(指冀州)不再繁华。作者感叹朝廷仁政,岁岁加赐黄金。作者对君主的恩惠要谨慎表达,并希望能认真推举人才。作为翰林学士,诗人承命出行,驾车穿越沙漠。清晨登上寒山岭,回头望去万里家乡。劲风吹来,猎取貂裘,严寒刺骨,马挫难行。乡愁似归雁,眼泪在边塞的笳声中流下。感慨国节的慷慨,思念博望的渡船。幸而古时有这样的贤人,足以让人开怀。晴天展开归来的旗帜,喜气洋洋。回到家中解开征战的衣衫,金杯中映照流动的霞光。哀怨的弦乐中清唱,娇美的女子如乌鸦般翩翩。这样的情景慰藉了行役的疲劳,期盼与君再会时正值柳初芽时节。
韩维,字万里,号志斋,宋代著名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对国家、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写于韩维出征契丹岭时,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外征战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契丹岭作为边境,象征着国家的脆弱和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深邃,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开头部分以“中原昔失御”引出对国家的忧虑,接着转向对君主仁政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随着诗篇的推进,诗人的思乡情愫愈加浓烈,“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生动地描绘了北方的严酷天气与艰难旅途,体现了诗人行役劳累的感受。
同时,诗中“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归雁常用来象征游子的归来。最后几句“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则带来了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归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体情感在忧伤与希望之间摇摆,让人倍感亲切和感动。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例如“乡心感归雁”通过比喻将思乡之情形象化,同时“劲风搜貂裘”则通过拟人化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紧密相连,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情感深厚真挚,令人感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情感,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对家国的眷恋与理想的追求。
韩维的《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忠诚
C. 对朋友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翰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官职
C. 地名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君主恩惠的感激?
A. 中原昔失御
B. 君恩谨宜道
C. 晨登寒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