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追和亡友杜仲观古黄生曲三首之二》

时间: 2025-07-26 19:56:27

诗句

欢归夜何其,月照临门别。

後夜待欢来,开门但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6:27

诗词名称: 追和亡友杜仲观古黄生曲三首之二

作者: 贺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欢归夜何其,月照临门别。
後夜待欢来,开门但明月。


白话文翻译:

欢快的归期是多么美好啊,月光照耀着我临门的离别。
夜晚之后我等待欢快的到来,打开门却只看见明亮的月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欢归:欢快的归来,指朋友的到来。
  • 临门别:在门口的离别,表示朋友来访的情景。
  • 後夜:后来的夜晚,指夜晚之后的时间。
  • 开门:打开门,迎接朋友。
  • 明月:明亮的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典故解析:

  • 此诗未直接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明月”可联想到古人常用月象征孤独与思念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惟良,号松雪,晚号无闷,江苏常熟人,宋代著名词人、诗人。贺铸以词闻名,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贺铸与友人分别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诗中通过月光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浓厚的思念之情。开篇的“欢归夜何其”就直言欢快的归期,让人感受到一种期待与喜悦。然而,随之而来的“月照临门别”则将这种喜悦转变为离别的无奈与孤独。诗中提到的“明月”,不仅是光明的象征,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後夜待欢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而“开门但明月”则呈现出一种失落感,门外的明月替代了朋友的身影,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全诗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欢乐的期待,又有对孤独的感慨。

整体来看,贺铸的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欢归夜何其: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渴望,情感热烈。
  • 月照临门别:月光照耀下的离别,传达出一种孤独感。
  • 後夜待欢来:期待友人的回归,情感中带有希望。
  • 开门但明月:打开门迎接的却是孤独的月亮,显示出一种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朋友的陪伴,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对仗:如“欢归”与“临门别”,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展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在离别时的孤独感。通过自然景象(如明月)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欢归:象征友人的归来与快乐的情感。
  • 明月:孤独、思念,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文化内涵: 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与思念、孤独相关,诗人通过这一意象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欢归”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归来
    B. 伤心的离别
    C. 朋友的死亡
    答案: A

  2. “开门但明月”的意思是什么? A. 朋友来了
    B. 朋友离开了
    C. 只有月光,没朋友
    答案: C

  3.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贺铸的《追和亡友杜仲观古黄生曲三首之二》与李白的《静夜思》在主题上都有对月的描写,但贺铸更侧重于离别与期待,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贺铸诗词研究
  • 宋代诗词的文化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悼室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取 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泪的词语有哪些 神奸巨猾 抗颜为师 黽字旁的字 平药 襟冕 羽字旁的字 字若涂鸦 密侍 飞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五月披裘 拟非其伦 悬虚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