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34
作者: 王天骥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岚霭日夕蒸,帘栊气阴晦。
此中得孤坐,可以绝世累。
竹翠寒不凋,山光静相对。
在朦胧的雾气中,日落时分,蒸腾的雾气弥漫,窗帘内外透着阴暗的气息。在这里我得以独自坐着,能够摆脱世间的烦恼。竹子青翠,寒冷中依然不凋零,山光静谧,和我相对而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体现了文人隐逸的情怀。
作者介绍: 王天骥,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逸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慰藉,通过独坐的状态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孤坐斋》是一首描绘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独处生活的向往。前两句以“岚霭日夕蒸,帘栊气阴晦”开篇,描绘出日落时分,雾气弥漫的幽静环境,给人一种柔和而略显阴暗的感觉,这种沉静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通过“此中得孤坐,可以绝世累”表达了独自坐在此处的愉悦和宁静,仿佛在这一刻,他与世俗完全隔离,得以享受内心的平和。最后两句“竹翠寒不凋,山光静相对”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坚韧与宁静,从而使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自然的永恒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追求,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一种清淡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维的《鹿柴》与王天骥的《孤坐斋》,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内心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而王天骥则更强调独处带来的精神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