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9:59
水龙吟·落花
作者:王翃 〔明代〕
春阳恰照空园,晓莺啼倦残红冷。
芳魂无据,冰帘斜扑,乱抛芳径。
力弱丝游,心疏蝶过,召还烟景。
问余春未远,悠扬何事,依然就,风中影。
门外晚寒犹逞。正无聊断肠人醒。
新巢燕子,衔来尚湿,小楼初暝。
露重晨留,泥香夜葬,沾衣微省。
更一溪暗水吹成罨画,绣萍千顷。
春日的阳光恰好照耀着空旷的园子,清晨的黄莺在啼叫中显得疲惫,残余的花瓣在微凉的空气中显得冷清。芳香的灵魂无处寄托,冰冷的帘子斜斜地垂下,花瓣随意地洒落在小径上。微弱的丝线轻轻游动,心绪飘忽的蝴蝶飞过,似乎唤回了那烟云的景象。我问道春天是否还未远去,悠扬的声音究竟在何方,依然在风中留下影子。门外的晚寒依旧显得强烈,正当无聊的我醒来,心中如刀割般的愁苦。新燕在巢中,衔来的泥土仍是湿的,小楼在初晚时分显得宁静。晨露沉重地停留,泥土的香气在夜间埋藏,衣衫微微沾湿。更有一条暗水缓缓流淌,仿佛将这一切绘成了淡雅的画卷,绣满了千顷的萍草。
本诗中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在意象的运用上,反映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流逝,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寄托。
王翃,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水龙吟·落花》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在春季时节的感受,可能是受到了春天花开花落的启发,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水龙吟·落花》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感伤的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妙与脆弱。诗中春阳、晓莺、落花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开篇以“春阳恰照空园”引入,给人以温暖而宁静的感觉,紧接着的“晓莺啼倦残红冷”则带来一丝忧伤,反映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尤其是在“正无聊断肠人醒”一句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整首词在意象上层层递进,先描绘春天的美好,随后转向对花落的感慨,最后又回归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伤。王翃通过对自然的细致刻画,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歌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春阳恰照空园”表达了什么情感?
“芳魂无据”中“芳魂”指的是什么?
诗中“新巢燕子,衔来尚湿”表现了什么意象?
《春晓》与《水龙吟·落花》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为直接欢快,而《水龙吟·落花》则透出一丝忧伤。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