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5-09 06:31:25

诗句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

雨帘不卷。

空碍调雏燕。

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

音尘断。

画罗闲扇。

山色天涯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31:25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作者:吴文英 〔宋代〕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
雨帘不卷。空碍调雏燕。
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
音尘断。画罗闲扇。
山色天涯远。

白话文翻译

推开枕头,躺在南窗前,微寒的楝花香透过薄纱飘入。
雨帘未卷起,空自阻碍那调皮的小燕子。
一握手中的柔嫩葱翠,香气染透了榴巾的汗水。
音信断绝,手中闲扇画着罗纹。
遥远的山色,似乎在天涯之外。

注释

  • 推枕:推开枕头,表示卧床不起,懒散。
  • 南窗:面向南方的窗户,象征温暖和阳光。
  • 楝花:楝树的花,花香微寒,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气氛。
  • 调雏燕:调皮的小燕子,寓意春天的活泼与生机。
  • 榴巾:用石榴花染成的巾帕,象征美好和青春。
  • 音尘断:音信断绝,指人与人之间失去联系。
  • 画罗闲扇:描绘着精美图案的扇子,象征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远方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1090年-1155年),字文英,号湘山,宋代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爱情、自然景色,具有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

创作背景

《点绛唇》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吴文英的《点绛唇》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开篇即以“推枕南窗”引入,表现出一种慵懒的生活状态,透出一丝清冷的气息。通过“楝花寒入单纱浅”,诗人将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恬淡的氛围。

接下来的“雨帘不卷,空碍调雏燕”中,诗人描绘了窗外的景象,细腻地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调皮的小燕子在雨帘外嬉戏,象征着青春的朝气与无忧的时光。此刻的诗人,虽身处温暖的室内,却被外界的动感所牵动,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对比。

“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则通过触觉与嗅觉的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里的“榴巾”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寄托,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期盼。

“音尘断,画罗闲扇”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思念。音信的断绝让人感到孤独,而“画罗闲扇”在此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增添了几分惆怅。

最后一句“山色天涯远”,以山水的辽阔象征着人心的距离,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憧憬,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推枕南窗:表现出一种慵懒的状态,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放松。
  2. 楝花寒入单纱浅: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微寒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3. 雨帘不卷,空碍调雏燕:外界的动感与内心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波动。
  4. 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触觉与嗅觉的结合,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惜。
  5. 音尘断,画罗闲扇:表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孤独感,增添情感的深度。
  6. 山色天涯远:以山水的辽阔象征内心的思念,表达对远方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使情感更为深刻。
  • 拟人:小燕子的调皮行为使自然充满生气,增加了生活的趣味。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回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窗:象征温暖与阳光,传达出生活的舒适。
  • 楝花:自然之美,清新香气的象征。
  • 调雏燕:青春活泼,象征生命的朝气。
  • 榴巾:美好与爱情,象征着温暖的情感。
  • 山色:远方,象征思念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推枕南窗”中的“南窗”主要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和阳光
    • C. 远方
    • D. 孤独
  2. “音尘断”中,音尘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声音
    • B.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C. 生活的烦恼
    • D. 亲切的问候
  3. “画罗闲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与孤独
    • C. 兴奋
    •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描绘,但吴文英的词中更为明显地展现了对远方和孤独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爱情的柔美与细腻的情感流露。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吴文英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 百字令 天宁寺僧舍见青然兄题壁诗 百字令 登郁孤台和丁雁冰观察韵 百字令 先大人周年苦奠作 百字令 百字令(韩知事美任) 百字令 百字令 题画,偶逢樵者问山名 百字令 忆仙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冲结尾的成语 破矩为圜 得薄能鲜 悲从中来 金翅擘海 歹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柴楂 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装新 辽壤 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诘轧 笔墨官司 寿岳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