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43
怀杨树滋山居 其二
作者: 王又旦 〔清代〕
茅舍连千嶂,风林自一家。
晴窗交薜荔,昼户掩桃花。
紫塞雕戈急,黄尘战鼓挝。
回看高卧处,初日带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住在茅草屋里,四周是千山万岭,风吹过树林,给人一种宁静而独立的感觉。窗外阳光明媚,薜荔缠绕,白天的门口遮住了桃花的视线。远处的边塞传来急促的雕戈声和激烈的战鼓,令人心生战乱之感。回过头来,俯视自己卧室的地方,晨曦中的烟霞缭绕,宛如仙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紫塞”一词通常用来指代边疆,连接着历史上许多的战争与防御战。
作者介绍:
王又旦,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因环境影响,创作了许多反映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作。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无奈。
《怀杨树滋山居 其二》是一首富有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乡的宁静与美丽。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茅舍连千嶂”开篇,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中。这里的茅舍与千山相连,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含了诗人渴望归隐的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窗外的薜荔和桃花,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这里的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同时,通过“紫塞雕戈急,黄尘战鼓挝”,诗人引入了战争的元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诗人回顾自己的高卧之处,看到初日带来的烟霞,仿佛在说尽管外面有战乱的忧虑,但在这片宁静的山居中,内心依然可以找到宁静与安详。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与动荡的忧虑,体现出一种归隐自然、心系家国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茅舍连千嶂”中的“千嶂”指的是什么?
A. 千条河流
B. 千座山峰
C. 千棵树木
D. 千个村庄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
A. 茅舍
B. 桃花
C. 战鼓
D. 烟霞
“紫塞雕戈急”中的“紫塞”指的是哪里?
A. 内地
B. 边疆
C. 水边
D. 山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但更加侧重于秋天的景色与孤寂感;而王又旦的《怀杨树滋山居 其二》则将春天的生机与战争的紧迫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