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7: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7:04:19
山绕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
露荷翻处水流萤,
萧萧散发到天明。
整首诗的意思是:山峦环绕着平静的湖面,波光荡漾,像是在摇动城池;湖面上的光影映衬着青山,似乎让山更显得青翠;在如水晶般的楼阁下,夜深人静,快要到三更时分;雾气弥漫时,柳树在朦胧中,云朵之间透出月光;露水在荷叶上翻动,水面上飞舞着萤火虫;微风轻轻吹拂,直到天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水流萤”可以引申到古人对自然美的喜爱,表现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子明,号梅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词作著称,作品常融情于景,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目睹湖边的美丽景色,感受到夜的静谧与自然的魅力,从而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湖泊夜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开篇“山绕平湖波撼城”以宽广的视角展开,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观,湖面的波澜仿佛在与城池对抗,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感。接着“湖光倒影浸山青”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将湖水与山色紧密联系,形成和谐的自然画卷。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目光聚焦于细微之处,“水晶楼下欲三更”让人感到夜深人静,楼阁如水晶般剔透、清澈,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随着景象的递进,雾柳、云月、露荷、流萤等意象相继出现,使得整个画面层次分明,生动而富有韵味。最后一句“萧萧散发到天明”则以轻柔的风声结束,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悠远。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美,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的情怀,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湖边夜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晶楼”象征着什么?
“雾柳暗时云度月”中,柳树的姿态如何?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