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其十六》

时间: 2025-04-30 22:11:12

诗句

准夷当日恣侵渔,骑马人来直造庐。

穷户仅开三尺窦,至今依旧小门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1:12

原文展示:

准夷当日恣侵渔,
骑马人来直造庐。
穷户仅开三尺窦,
至今依旧小门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当年边境的侵扰情况,外族(准夷)在那时肆意侵犯渔场,骑马的侵略者直接来到村庄。贫困的家庭仅能开一个三尺的小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小门。

注释:

  • 准夷:指的是当时西北边境的外族,特指侵扰的民族。
  • :肆意、放纵的意思。
  • 侵渔:侵犯渔业资源。
  • 骑马人:骑马的外族侵略者。
  • 造庐:来到村庄,庐指的是民居。
  • 穷户:贫困的家庭。
  • 三尺窦:指小窗户。
  • 小门闾:指小门和巷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联系到清代边疆的历史背景,特别是与外族的关系及边民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则徐(1785-1850),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以严肃的反侵略立场和禁烟运动著称。他的诗歌常反映民族危机和社会现象,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朝鸦片战争前后,反映了当时边疆民众在外族侵扰下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家园安宁的渴望和对苦难的控诉。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清代边疆地区民众在外族侵扰下的无奈与苦涩。开头两句描绘了外族的肆意妄为,表达了对侵略者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而后两句则展现了穷苦家庭的悲惨境遇。小窗和小门的意象,象征着贫困与无奈,同时也体现出对家园的保护与渴望。林则徐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准夷当日恣侵渔:外族在过去肆无忌惮地侵犯我们的渔业资源。
    • 骑马人来直造庐:骑马的侵略者直接来到我家乡,意图侵犯。
    • 穷户仅开三尺窦:贫苦的家庭只能开一个小窗,生活十分艰难。
    • 至今依旧小门闾:这种困境至今仍然没有改变。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恣侵渔”与“骑马人”,“三尺窦”与“小门闾”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小窗和小门象征着无奈与贫困,形成强烈的对比。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外族侵扰与贫困家庭的生活,表达了对民族危机的深切关注,体现了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准夷:象征外来侵略力量,代表了民众的恐惧与无奈。
  • 骑马人:象征侵犯者,体现了对家园安全的威胁。
  • 三尺窦、小门闾:象征贫困和生活的局限,反映出民众的无奈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准夷”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满族
    • C. 外族侵略者
    • D. 唐族
  2. 诗中的“骑马人”象征什么?

    • A. 乡村的猎人
    • B. 外族的侵略者
    • C. 旅游者
    • D. 商人
  3. “三尺窦”代表了什么?

    • A. 丰富的生活
    • B. 贫困与困扰
    • C. 美好的家园
    • D. 开放的心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林则徐的这首诗与杜甫在战乱期间所写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但林则徐更侧重于边疆的侵扰,而杜甫则更加关注整个国家的动荡。

参考资料:

  • 《林则徐诗文集》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 为藏山题画 金缕曲 和蒙菽 金缕曲 题叆叇轩主瑶台小咏 金缕曲 飞赴兰州 金缕曲 金缕曲 游侠 金缕曲 和韵答查声山 金缕曲·和泉城谢公田遨八七自寿兼呈石窗词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知命不忧 舌簧 投机取巧 車字旁的字 金鼓 大可师法 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合盘托出 骨字旁的字 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再四 包含头的成语 反脸无情 鄙狭 上粪 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