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7:36
点绛唇 其二 代净众老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此夜中秋,不向光影门前过。
披衣得坐。无佛众生我。
没鼓打皮,借问今几和。
还知么。就中两个。
鼻孔谁穿破。
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不愿意在光影中徘徊。
披上衣服安静地坐着,心中没有佛也没有众生。
没有敲打鼓声,借问现在是几点钟?
你还知道吗?就在这其中,
有两个鼻孔是被谁穿破的呢?
向子諲,宋代著名词人,生平不详,擅长用词,作品多以清新、幽婉见称,尤其在描绘闲适生活和内心感受方面有独到之处。
此词创作于中秋时节,诗人可能因思念或孤独而写下。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诗人却在此时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孤寂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点绛唇 其二 代净众老》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词作,体现了诗人在中秋夜对孤独与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首先,诗人以“此夜中秋”开篇,直接引入节日的氛围,然而接着却是“光影门前过”的拒绝,显示出诗人对外界喧嚣的逃避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接下来的“披衣得坐”,更是传达出一种安静自持的状态,显示出诗人在节日期间的独特心境。
诗中的“无佛众生我”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似乎在说人世间的纷扰与烦恼与他无关。这种孤独感在“没鼓打皮”中被进一步强调,周围的安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孤独。通过“借问今几和”,诗人对时间的流逝充满了无奈,似乎在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
最后一句“鼻孔谁穿破”则充满了隐喻和哲思,令人深思。它可能象征着一些无形的痛苦或生活中的不如意,或许是诗人自我反省的结果。整首词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歌探讨了孤独感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在节日中对自我存在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与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对外界的态度是?
“无佛众生我”这句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