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0:22
千山万水。望极不知何处是。小院回廊。梦去相寻未觉长。绝怜清瘦。雪里梅梢春未透。常记分携。雨后梨花晓尚啼。
千山万水,远望尽头不知何处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小院的回廊,梦中去寻觅却不觉已经很久。尤其怜惜那清瘦的身影,雪中梅花的枝头春意尚未透出。常常记得我们曾手携手,共同走过,雨后的梨花在晨曦中依然在啼鸣。
向子諲(约1080—1130),字子諲,号惟庵,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生,情感细腻,常有自我探寻和对生活感悟的主题。
《减字木兰花》系列是向子諲的一组词作,体现了他对人生、爱情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个人经历、社会动荡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五》通过描绘远行的孤寂与回忆中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千山万水”勾勒出一种遥远而艰难的旅程,象征着人生路途中的坎坷与不易。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回忆起“小院回廊”,这是一个温馨而富有诗意的地方,代表着内心的归属感与对过往岁月的珍视。
“绝怜清瘦”的描写,透出一种对某个特定人的思念与怜惜,可能是爱人或友人。雪中梅花尚未透出的意象,暗示着生命的希望与未尽的情感,象征着即使在寒冬中,春天的气息仍在悄然萌发。
最后的“常记分携”,则将思念与回忆具体化,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雨后梨花的描写,既象征着美好又富有生命力,使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寻与对未来的期望,虽然面临孤独与迷茫,但内心的情感依然温暖而坚定。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情感基调,既有追忆的伤感,也有希望的光芒。
诗中“千山万水”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风景优美
B. 路途遥远
C. 人生快乐
D. 家庭和睦
“小院回廊”象征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失落
B. 温暖与归属
C. 迷茫
D. 追求
“雪里梅梢春未透”中梅花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冷清
B. 生命的希望
C. 过往的回忆
D. 花开的美丽
向子諲与李清照的作品常涉及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李清照在《如梦令》中通过细腻的个人情感描写,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而向子諲则在《减字木兰花》系列中,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共鸣。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减字木兰花 其五》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