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03
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年来直欲配茶神,
石鼎山泉日日亲。
竹裹烹煎嗤左计,
舌端绵味认前尘。
书要坐搅枯肠读,
酒所浑消玉颊春。
曾饮日边甘露碗,
沙溪难遣乱吾真。
这几年我一直想要与茶神为伴,
每天都亲近那石鼎山的泉水。
用竹子包裹起来煮茶,轻蔑那些旁门左道,
舌尖上的绵柔滋味让我回忆往昔。
读书时我要坐在那里,搅动那枯燥的肠胃,
饮酒时恍惚间消磨了春日的美好。
曾经喝过那日边的甘露杯,
而沙溪的景致却难以让我忘却真实的自我。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活在动态的社会变迁中,作品多以自然、茶、酒、书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收到陈元述的茶寄赠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融入了对阅读、饮酒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随性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茶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在品茶过程中获得的内心宁静与快乐。诗的开头,作者直言自己想要与茶神为伴,显示出茶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石鼎山的泉水被用来泡茶,既是对自然的依恋,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接下来,作者通过竹裹煮茶的细节,展现了他对泡茶技艺的讲究,流露出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饮酒与读书的描写,反思生活的意义。读书时的“枯肠”与饮酒消磨春日的美好,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曾经饮过的“甘露碗”与“沙溪”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他对真实自我的追寻。整首诗在清新优雅的语言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茶展开,表达了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同时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反映了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茶神”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茶的品种
B. 茶的崇拜
C. 诗人的朋友
“竹裹烹煎”中的“竹”代表什么?
A. 材料
B. 生活态度
C. 对传统的尊重
诗人对“沙溪”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
C. 迷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内容,读者不仅能够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义,还能更深入地领悟到诗人葛立方的内心情感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