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8:00
千里版图来浙右,一声金鼓下河东。
这句诗描绘了辽阔的国土向浙江的右边延伸,仿佛一声金鼓敲响,激荡着向河东的气势。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千里版图”和“金鼓”的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战争与国家兴亡的背景。金鼓常常用于鼓舞士气,象征着国家的动员和团结。
范杲,字仲温,号汭溪,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北宋元祐年间,晚年交游广泛,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安定之时,诗人以辽阔的地理背景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赞美。
这首诗以简短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辽阔的国土和雄壮的军队,展现出了一种宏大的气势。开头的“千里版图”不仅描绘了地理的广阔,也隐含了国家的强盛;而“金鼓”则体现了军队的振奋和号召力。诗中通过对地理的描述和军事动员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有力,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最后一句“下河东”,既是对地理的具体指向,也可以解读为一种奋发向前的精神,象征着国家向更广阔的未来进发的决心。这种激昂的情感与鼓舞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感,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辽阔的地理描绘与激昂的军事动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感与对未来的希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千里版图”指代什么?
“金鼓”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河东”主要象征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范杲的《句》更侧重于描绘国家的广阔与军事动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苦闷。两首诗都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但情感基调的差异使得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