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8:10
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既知身是梦,一任事如尘。
窗外是纷繁琐碎的事情,窗内却是我沉浸在梦中的身影。既然已明白身体不过是梦境的一部分,那么就任由这些事情像尘埃一样飘散吧。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表达的思想与佛教的“无常”理念有相通之处,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事物的无常。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范成大曾担任官职,但其一生多次辞官归隐,追求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写于十月二十六日,正值秋季,时节的变换和生命的无常激发了诗人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他对现实与梦境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琐事的淡然态度。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窗外尘尘事”和“窗中梦梦身”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悟与超脱。窗外的尘世象征着繁杂的社会事务,而窗内的梦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理想。诗人在此种对比中,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倦怠与对梦境的向往,既有对世事的洞察,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诗中“既知身是梦”的句子,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思考,意识到身体不过是梦境中的一部分,这种意识让他对生活的琐事不再执着,选择放任自如,表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这种态度与道家和佛教思想相契合,强调了对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淡然。
整首诗简洁而深邃,既有哲理的思考,也有诗人的情感流露,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美感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琐事的淡然与超脱,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内心理想的追求。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诗人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中“窗外尘尘事”指的是什么?
A. 繁杂的世事
B. 美好的梦境
C. 内心的宁静
D. 诗人的心情
诗人通过对比窗外和窗中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世事的淡然
C. 对梦境的追求
D. 对身体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