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汉纪》

时间: 2025-05-02 15:08:33

诗句

布衣空手取中原,劲卒雄师不足论。

楚国八千秦百万,豁开胸臆一时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33

原文展示:

布衣空手取中原,劲卒雄师不足论。楚国八千秦百万,豁开胸臆一时吞。

白话文翻译:

一个平民百姓,空手就能夺取中原,强大的军队和雄壮的士兵都不值得一提。楚国的八千勇士和秦国的百万大军,都能在一瞬间被他吞并。

注释:

  • 布衣:指平民百姓。
  • 空手:形容没有武器或不依赖外力。
  • 中原:指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这里泛指国家。
  • 劲卒雄师:指强大的军队和雄壮的士兵。
  • 楚国八千秦百万:楚国和秦国的军队数量,形容敌军众多。
  • 豁开胸臆:形容心胸开阔,有吞并天下的气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或者是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徐夤在阅读历史书籍,特别是关于汉朝历史的记载时,有感而发。诗中通过对比平民与军队的力量,表达了一种超然的英雄气概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平民英雄的形象。诗中“布衣空手取中原”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却有着非凡的抱负和能力。而“劲卒雄师不足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乎寻常的力量。后两句“楚国八千秦百万,豁开胸臆一时吞”更是将这种力量推向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无限敬仰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对英雄主义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布衣空手取中原”:通过“布衣”和“空手”两个词,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但“取中原”却显示了他的非凡抱负和能力。
  • 第二句“劲卒雄师不足论”:用“劲卒雄师”来对比“布衣”,强调了前者的不足,突出了后者的强大。
  • 第三句“楚国八千秦百万”:列举了历史上著名的军队数量,用以衬托主人公的气魄。
  • 第四句“豁开胸臆一时吞”:以“豁开胸臆”形容主人公的心胸开阔,能够“一时吞”下众多敌军,显示了他的超凡能力。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布衣空手取中原”和“豁开胸臆一时吞”,通过夸张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比:如“布衣”与“劲卒雄师”的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非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英雄人物的超凡能力和气魄,通过对平民与军队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布衣:象征着普通和平民。
  • 空手:象征着不依赖外力,自力更生。
  • 中原:象征着国家或天下。
  • 劲卒雄师: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 楚国八千秦百万:象征着历史上的强大军队。
  • 豁开胸臆:象征着开阔的心胸和宏大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布衣”指的是什么? A. 贵族 B. 平民 C. 官员
  2. “空手取中原”中的“中原”指的是什么? A. 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 B. 一个具体的城市 C. 一个虚构的地方
  3. 诗中提到的“楚国八千秦百万”是为了强调什么? A. 敌军的数量 B. 主人公的力量 C. 历史的变迁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 李白的《将进酒》:通过豪放的诗句,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徐夤的《读汉纪》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但徐夤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和英雄气概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处干挽诗 次韵费同叔解嘲 真除后谩记所见 其三 再和前韵答赋五首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真除后谩记所见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 乌夜啼·不肯呈身觅举 高开国挽诗 九月丁亥秋祀毕劳农北郊苏提干以疾不往心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改途易辙 说嘴说舌 王字旁的字 详拟 马牛 遗落世事 粉骨糜身 精祲 風字旁的字 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嗣岁 乛字旁的字 包含颇的词语有哪些 如斯而已 包含砾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家势中落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