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37
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
先师有深邃的智慧,何必受到世俗的束缚。比起那种执着于名利地位的生活,保持内心的真诚与清净更为重要,能与箕山的高洁境界相契合。
作者介绍:王徽之,字子猷,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是王羲之的侄子,世称“王氏书法”。王徽之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其作品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徽之的兰亭集会之际,兰亭集是当时文人雅士聚会吟咏之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兰亭诗二首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看法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王徽之通过对“先师”的提及,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表明他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而“羁世罗”的表述则显现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似乎在提醒人们不必过于依赖于物质和名利的束缚。接下来的“未若保冲真”更是引导读者思考,保持内心的纯真才是更高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将这种追求与“箕山”的高洁相联系,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倡导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整首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充满喧嚣的社会中,王徽之的诗句如同清泉,滋润着每一个寻求内心平静的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保持内心真实和追求高尚人格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羁世罗”是指什么?
“箕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