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7:13
原文展示:
念汝方青鬓,嗟予久白须。在亡终不免,寿夭太相殊。有恨心如割,无言泪陨珠。何堪植马鬣,玉树閟黄垆。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你正值青春年华,而我却已白发苍苍。无论生死终究无法避免,长寿与短命相差甚远。心中的遗憾如同刀割,无言的泪水如珠子般落下。怎能忍受在坟墓上种植马鬣,玉树被埋在黄土之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此诗可能是在其孙辈去世时所作,表达了对年轻生命的惋惜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嘉定丁丑年(1217年)十二月,诗人因病无法参与孙辈的葬礼,心中充满悲痛和无奈,遂作此诗以抒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与年老、生与死的对比,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年轻生命的惋惜。诗中“念汝方青鬓,嗟予久白须”一句,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有恨心如割,无言泪陨珠”则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死和时间的无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年轻生命的惋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青鬓”和“白须”分别象征什么? A. 年轻和年老 B. 快乐和悲伤 C. 健康和疾病 D. 成功和失败
“有恨心如割”中的“心如割”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玉树閟黄垆”中的“玉树”比喻什么? A. 年轻才俊 B. 珍贵物品 C. 美丽风景 D. 高尚品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