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53
滑滑春泥塞路途,
漫漫新水涨江湖。
出门世路皆行险,
只好山林听鹧鸪。
春天的泥土湿滑,堵住了前行的路;
江湖水位渐涨,波涛汹涌。
出门在外,世道险恶,
不如在山林中静听鹧鸪的鸣叫。
陈某,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思考。其诗风多采自然景物,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写于春天,作者可能因天气湿滑而感到出行不便,借此表达对世事艰难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这首《偶成》通过对春天泥泞与涨水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外界艰险的感受。首句“滑滑春泥塞路途”不仅描绘了春泥的湿滑,更暗示了人生路途上的艰难险阻。接下来的“漫漫新水涨江湖”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无奈与沮丧的情绪。诗人在面对世事的复杂与困难时,选择隐退于山林,静听鹧鸪的鸣叫,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诗人虽然感受到世路的险恶,但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选择回归自然,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诗中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难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回归自然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春泥象征着什么?
诗人选择在山林中听鹧鸪,反映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对比陈某的《偶成》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生困境的感慨,而后者则表现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