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10
岂不为同舍,于时愧重名。
佳人谁独立,大将尔横行。
病起高诗兴,春光美宦情。
悬知思远道,落日蓟门城。
难道只是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宿舍吗?我在此刻感到与我的名声不符的羞愧。
美丽的女子谁能独自伫立?大将军你又在何处横行霸道?
我生病后诗兴大发,春光明媚让我对官场的情感感慨万千。
悬念中我只知思念远方的路途,落日映照着蓟门的城堡。
作者介绍:李攀龙,明代诗人,字德馨,号润斋,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李攀龙的仕途生涯之中,表达了他对友人元美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李攀龙的《寄元美 其二》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开篇以“岂不为同舍”提起话题,流露出对友人元美的深切关心,接着则通过“愧重名”表达了他对自己名声的自省。诗中对“佳人”和“大将”的描写,既是对美的向往,也是对权力的隐喻,反映了他对人生的不同层面的思考。接下来的“病起高诗兴”则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诗兴的乐观态度,春天的美景更是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官场的复杂情感。最后的“悬知思远道”一联,表现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落日的意象更增添了一种离愁与思乡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才,也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抒发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人”指的是谁?
A. 友人
B. 爱人
C. 妻子
D. 母亲
“岂不为同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羞愧
C. 失望
D. 自豪
诗中“春光美宦情”的意思是?
A. 春天的美景与官场生活的感慨
B. 春天的景色不如官场
C. 官场生活的美好
D. 春天的景色令人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