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4:53
雪
尤袤 〔宋代〕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
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
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在睡梦中不知外面下雪,突然被窗子外的亮光惊醒。
雪花厚厚地积了一尺,映照着月光在三更时分。
草木在雪中显得浅深交错,田丘高低起伏都被覆盖成平坦。
饥寒交迫的人民无须怨恨,首先想到的却是边境的军队。
尤袤(约1047-1096),字子直,号平仲,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雪》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战乱与民生困顿的时代。诗中描绘了雪的美丽景象,却隐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及民生困苦的深刻思考。
尤袤的《雪》通过描写冬雪的美丽景象,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民众的疾苦。诗的开头“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冬夜中沉沉入睡,却被窗外闪烁的光亮惊醒的情景。这种明亮的光辉正是雪花映照出的,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在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人间的苦难。
接下来的“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则将雪的厚度与夜晚的宁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美丽而又冷冽的画面。诗人用“飞花”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雪花轻柔飘落的状态,而“和月照三更”则加强了夜的静谧与雪的清冷。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描绘了雪覆盖大地后的景象,强调了雪对于万物的影响,草木的深浅变得模糊,丘陵的起伏也在雪的掩盖下显得平坦。这里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雪中生活的无奈。
最后一句“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描写雪景的同时,展现了对民众困境的关注。饥寒交迫的百姓在看到美丽的雪景时,首先想到的却是边境的军队,暗示着战乱带来的饥荒与苦难,这种情感的对比更为深刻,使整首诗在美与哀愁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
全诗通过描绘雪的美丽与宁静,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表达了对边境战乱的深切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与思考。
诗人在哪种状态下不知外面的雪?
a. 走路
b. 睡觉
c. 吃饭
d. 看书
诗中描绘雪的厚度为多少?
a. 一寸
b. 一尺
c. 二尺
d. 三尺
诗中提到的“第一念”是什么?
a. 父母
b. 朋友
c. 边兵
d.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