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5:26
雨馀秋色满金台,
九日聊因选胜来。
紫陌马行苔径滑,
仙源犬吠竹门开。
登高几负茱萸约,
对客频倾竹叶杯。
既醉回瞻天阙近,
九重佳气郁三台。
雨后秋色洒满金台,
重阳佳节我们相聚游玩。
紫色小路上马蹄踏过,
仙源竹门开犬声吠叫。
爬高了几次背负着茱萸的约定,
与朋友们频频举杯竹叶酒。
酒醉后回头望天阙近在咫尺,
九重的佳气笼罩着三台。
重阳节(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古时人们认为这一天有长寿的寓意。茱萸在重阳节时佩戴,象征着驱邪避祸。诗中提到的“九重佳气”,源于道教文化,象征着仙气和神圣的地方。
作者介绍:郭谏臣,明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和友人游玩天坛道院,借此节日抒发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与友人游玩天坛道院的情景,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自然的美好。开头两句描绘了秋雨后的景象,金台上的秋色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美好。接着,诗人通过对骑马与狗吠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游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登高几负茱萸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承诺与期待,重阳节的习俗让这份情感更显珍贵。后面的“对客频倾竹叶杯”,则是诗人与朋友们举杯共饮的欢愉,传达出一种友谊的温暖与团圆之意。最后两句,诗人醉意朦胧中回望天阙,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暗含了对更高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重阳节游玩的快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友谊的珍贵与高洁的理想追求。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友谊与团聚
C. 生活烦恼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长寿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作品同样描写了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郭谏臣的诗则更侧重于友谊与自然的交融,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