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金鳌阁》

时间: 2025-04-28 01:30:33

诗句

落帽风高客袂寒,金鳌阁上倚阑干。

一方文武衣冠会,万里江山眼界宽。

老骥未应悲峻坂,閒鸥何事触惊湍。

可怜此地无萸菊,醉把芙蓉仔细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33

原文展示

《九日登金鳌阁》
作者:张弼 〔明代〕

落帽风高客袂寒,金鳌阁上倚阑干。
一方文武衣冠会,万里江山眼界宽。
老骥未应悲峻坂,閒鸥何事触惊湍。
可怜此地无萸菊,醉把芙蓉仔细看。

白话文翻译

在高风劲吹的日子里,游人帽子被风吹落,衣袂也感到寒冷。我倚靠在金鳌阁的栏杆上,俯瞧四周。文人和武将汇聚在此,尽情交流,眼前的万里江山使我心胸开阔。老马不应为陡峭的山坡而感到悲伤,悠闲的海鸥为何要惊动激流?可惜这里没有菊花和萸花,让我醉心于芙蓉花的细致美丽。

注释

  • 落帽:形容风大,游人的帽子被吹落。
  • 袂寒:袂指衣袖,寒指寒冷,表示天气寒冷。
  • 金鳌阁:阁楼的名称,传说中的金鳌是神话中的生物,此处象征高远的地位。
  • 文武衣冠:指文人和武将的服装,强调集会的多样性。
  • 老骥:比喻年老而有志向的人,不应因困难而忧伤。
  • 閒鸥:闲适的海鸥,表现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 萸菊:萸指萸草,菊为菊花,象征秋天的美景。
  • 芙蓉:指荷花,代表了优雅的美丽。

典故解析

  1. 老骥伏枥: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比喻人虽然年老,但仍有志向和潜力。
  2. 芙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或纯洁的心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弼,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因其诗风豪放,且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张弼的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九日登金鳌阁》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登阁眺望,思绪万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透露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重阳节是一个象征长寿和团聚的节日,诗中对美好景色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九日登金鳌阁》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高阁之上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的“落帽风高客袂寒”生动地描绘了登高望远时的环境,既有高风的劲吹,也有寒意袭来,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的渺小。接着,诗人转向聚会的人群,强调文武双全的盛会场面,描绘出一种气象万千的景象。

“老骥未应悲峻坂”一句,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虽然年华已逝,但勇气与志向依然存在。诗人以“閒鸥”作为反衬,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轻松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的深度。最后,诗人提到“可怜此地无萸菊”,表现出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醉心于芙蓉的细致美丽,显示出对生活美的敏感和欣赏。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生的交融中,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叹,又有对生活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帽风高客袂寒:描绘了登高时的自然环境,风大寒冷。
  • 金鳌阁上倚阑干:表达了诗人站在金鳌阁的情境,极目远眺。
  • 一方文武衣冠会:描绘了聚会的场景,强调了不同身份的人相聚。
  • 万里江山眼界宽: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的视野,眼前的壮丽景色让人心胸开阔。
  • 老骥未应悲峻坂:借用老马的意象,表达了对老年人不应悲伤的思考。
  • 閒鸥何事触惊湍:悠闲的海鸥与激流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可怜此地无萸菊:感慨此地缺少象征长寿的植物,表达对自然的珍惜。
  • 醉把芙蓉仔细看:以芙蓉花作为美的象征,表现出诗人的细腻感受。

修辞手法

  1. 比喻:老骥比喻年长者,强调志向不减。
  2.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文武衣冠会”与“万里江山宽”。
  3. 拟人:将鸥鸟拟作闲适的状态,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登高远眺时的壮阔视野,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鳌阁:象征高远,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 老骥:象征人生的智慧与坚持。
  • 閒鸥:象征自由和无忧的生活。
  • 萸菊:象征长寿与美好,却在此地缺失。
  • 芙蓉:象征优雅和美丽,表达诗人的细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骥”指的是?

    • A. 年轻的马
    • B. 年老仍有志向的马
    • C. 受伤的马
  2. 诗人对风的描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对仗
    • B. 拟人
    • C. 比喻
  3. 诗中提到的“可怜此地无萸菊”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珍惜
    •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C. 对自然的无奈

答案

  1. B. 年老仍有志向的马
  2. A. 对仗
  3. C. 对自然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1.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强调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2. 《庐山谣》:李白同样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明代诗人研究》
  3.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 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 次韵子封承之游桃花坞二首 次韵赠友 次韵赠钱德钧 次韵王松陵 次韵叔时述怀 次韵沈仲叟闲居即事 次韵沈仲叟见访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匡时济世 冰鱼 贸迁有无 乚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寸折 旡字旁的字 包含任的成语 继之以死 取名致官 爵马 寸字旁的字 德才兼备 禁火天 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函复 包含乡的成语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