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3:38
城近江临郭,沙虚月在川。
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风前。
野爨三家市,乡音几处船。
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
这座城镇靠近江边,环绕着城郭,沙滩上月光映照着河流。
柳树在春雪融化之后显得格外宜人,花儿在晚风中显得有些怯懦。
乡间的集市上有三家灶火,几只船只传来乡音。
我坐在岸边静听水流的声音,夹杂着湘江边的乐曲声。
作者介绍:杨基(约1530年-约1610年),字景山,号静斋,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乡土风情,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江南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杨基在游历湘中时,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乡土生活的热爱。
《湘中杂言四首 其三》描绘了湘江边的自然美景以及乡村生活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首句“城近江临郭”即以地理位置开篇,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而“沙虚月在川”则通过“月”与“川”的对比,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的“柳宜春雪后,花怯晚风前”,以柳树与花朵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和,同时暗示了自然界的脆弱与变化。特别是“花怯晚风前”,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不安和珍惜。
“野爨三家市,乡音几处船”则把视角转向乡村生活,展现出温馨的日常景象,反映出作者对乡音和乡土气息的留恋。最后一句“坐听矶下水,嘈杂响湘弦”更是将整个画面收束在水声和乐曲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仿佛在向读者传递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乡土生活的依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谁?
“柳宜春雪后”中的“春”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提到的“矶下水”主要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基的诗更强调乡土生活的气息,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空灵和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