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5:17
感怀 其十三
作者: 杨基 〔明代〕
浮云从何来,本是山川气。
寸阴不终朝,一雨浩无际。
江河会交流,草木奋妍丽。
但知润泽功,不识真宰意。
天风吹玄阴,白日照厚地。
理乱自有常,千载可坐致。
这浮云从何而来,原本是山川的气息。
片刻的时间无法维持整天,忽然一场大雨无边无际。
江河交汇流淌,草木在雨中显得生机勃勃。
人们只知道滋润的功效,却不明白真正的主宰意图。
天风吹起阴云,白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事物的秩序与混乱自有其常理,千年之后也能安坐其中。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江河会交流”可以理解为万物相互联系的道理。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以其诗歌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多反映自然和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杨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感悟。
《感怀 其十三》以自然景象为切入点,探讨了时间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开头几句通过浮云的描写,引发人们对存在的思考,诗人以“浮云”引出山川气的哲理,暗示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接下来的“寸阴不终朝”则强调了时间的急促与短暂,引导读者关注瞬息万变的生活。
雨水的描写不仅呈现出自然景观的壮丽,更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繁荣。诗人在这里通过“草木奋妍丽”描绘了生命的蓬勃生长,显示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但知润泽功,不识真宰意”一句则流露出对人类理解自然的局限性,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应该思考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最后,诗人以“理乱自有常”的哲理总结全文,强调自然和人生的规律,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哲思,读来令人深思,令人感悟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伟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展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浮云从何来”所探讨的主题是什么?
“寸阴不终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草木奋妍丽”主要体现了什么?
答案: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