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51
原文展示: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白话文翻译:
烟雨笼罩着横塘,深青色的水面映照着淡淡的清浅。是谁用并州的快剪刀,剪下了吴江的一半?我靠在岸边,头戴乌巾,穿着细葛布衣,感受着微风的柔软。看不见柴桑那位避世的老人,我的心与孤独的云朵一样遥远。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谢逸生活在宋代,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诗词创作尤为兴盛。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剪取吴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不见柴桑避俗翁”则反映了诗人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身孤独心境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烟雨景色,通过“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美感。诗中的“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美景比作可以剪裁的艺术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后两句“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达了诗人宁静安逸的生活态度。结尾的“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则深化了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心境的抒发,使整首诗在景物描写之外,更添一层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
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
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孤独心境和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并州快剪刀”比喻了什么? A. 诗人的剪裁能力 B. 诗人的写作能力 C. 诗人的绘画能力 D. 诗人的雕刻能力
诗中的“柴桑避俗翁”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的“心共孤云远”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心境 B. 诗人的快乐心情 C. 诗人的平静心情 D. 诗人的激动心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