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37
足弱二首
作者:姜特立 〔宋代〕
八十颓龄血气微,
杖而后起固其宜。
尧夫有句君听取,
脚力衰时药不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衰老的感慨。年过八十,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理应依靠拐杖才能站立起来。尧帝曾说过一句话,希望你能铭记在心,脚力衰弱的时候,药物也无法治愈。
姜特立,字子明,号止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思考。姜特立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诗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深切体会到衰老的无奈与人生的短暂,反映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健康的珍视。此时的社会正经历动荡,诗人借此抒发个人感受,意图提醒他人珍惜生命。
《足弱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老年人面临的身体衰弱和心灵的无奈。诗中“八十颓龄血气微”一句,直截了当,传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杖而后起固其宜”则通过描写自己依赖拐杖的事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的现实。
接下来提到的“尧夫有句君听取”,引入了尧帝的智慧,暗示着即使在衰弱的年纪,仍应铭记古人的教诲,这种智慧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最后一句“脚力衰时药不医”则以直接而清晰的方式表达了衰老的无可奈何,药物无法治愈的是年岁带来的生理变化,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逆转的悲哀。
整首诗在情感上虽有些许沉重,但透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理解与接受,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衰老的感慨与接受,表现出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古代智慧的敬重。
诗中提到的“八十”指的是几岁?
“脚力衰时药不医”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尧夫”是指谁?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年老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姜特立的诗则更聚焦于个人的衰老和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