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5:57
哭赵太初
蒲团兀坐几经春,
独把南华味道真。
已薄丹砂勾漏令,
空怜白发杜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
世上游名迹易陈。
楚些吟成无处寄,
暮云回首泣沾巾。
春天过去了很多次,我依旧坐在蒲团上,
独自品味南华的真谛。
丹砂的色彩已经淡薄,勾画的美好已经消逝,
只剩下对白发杜陵人的怜惜。
山中与朋友的约定依旧存在,
而在世间游玩的名迹却容易被淡忘。
吟咏的诗句没有地方寄托,
我回头望向暮云,不禁泪湿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生平较为隐晦,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对赵太初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追忆与惋惜。赵太初可能是戴良的友人,诗中通过对往昔的追忆,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哭赵太初》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蒲团兀坐几经春”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孤寂的状态,几经春秋的变迁,诗人仍然沉浸在对友人的怀念中。接下来的“独把南华味道真”则显示出他对道家哲学的思考,暗示生命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已薄丹砂勾漏令”一句中,诗人以丹砂比喻美好的往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逐渐被遗忘,令人心生惋惜。接着“空怜白发杜陵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杜甫的同情,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最后几句“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到吟咏的诗句无处寄托,情感的寄托与现实的无奈交织,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眼泪不自禁地湿了手巾,展现出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透过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坐在什么上?
“南华”指的是哪本书?
诗中提到的杜陵人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