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复次前韵 其二》

时间: 2025-04-28 16:05:53

诗句

夜长烧尽百蕴香,谩听钟声出景阳。

侍女莫谈天上事,有人属耳在萧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5:53

原文展示

复次前韵 其二
夜长烧尽百蕴香,
谩听钟声出景阳。
侍女莫谈天上事,
有人属耳在萧墙。

白话文翻译

夜晚漫长,香火已然燃尽,
随意聆听钟声从景阳寺传来。
侍女们不要谈论天上的事情,
因为有人在耳边低语,墙角私语。

注释

  1. 夜长:形容夜晚时间漫长。
  2. 烧尽:指香火已燃尽。
  3. 百蕴香:意为各种香料。
  4. 谩听:随意或无意地听。
  5. 钟声:指寺庙的钟声,具有宁静的氛围。
  6. 景阳:景阳寺,位于中国,钟声通常代表时间的流逝。
  7. 侍女:指身边的女侍。
  8. 莫谈:不要谈论。
  9. 天上事:指神仙或天界的事情,通常与人间无关。
  10. 属耳:耳边低语,私下交谈。
  11. 萧墙:指墙角,具有隐秘和私密的含义。

典故解析

“景阳”指的是景阳寺,寺庙的钟声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氛围。诗中提到侍女不要谈论天上的事,可能暗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而非虚无缥缈的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源,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体现了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风格多以婉约为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明代,正值士人们在面对社会动荡和内心困惑时,常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夜晚的宁静与香火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意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头的“夜长烧尽百蕴香”传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内心的空荡,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转向钟声,钟声不仅是时间的象征,也是内心宁静的寄托。钟声响起,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勿忘现实。最后两句则引出了侍女与耳语,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微妙,隐含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在这四句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夜晚的孤寂与人际间的微妙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反思与感慨的情绪,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夜长烧尽百蕴香:描述夜晚漫长,香火燃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
    • 谩听钟声出景阳:随意听到钟声,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思考。
    • 侍女莫谈天上事:提醒身边的人关注现实,不要沉迷于幻想。
    • 有人属耳在萧墙:强调人际间的秘密和真实的交流,暗示生活的复杂。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长”与“钟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香火、钟声象征时间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孤独与深沉的思考。
  • :代表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
  • 侍女:代表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的细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蕴香”指的是什么?

    • A. 各种香料
    • B. 月光
    • C. 星星
  2. “侍女莫谈天上事”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要关注现实
    • B. 要向上天祈求
    • C. 要讨论神仙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江源与李白在夜晚描写上的异同:李白的夜晚更显豪放与洒脱,而江源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

相关查询

秋夜苦吟 友人赠舍弟依韵戏和 赠聂尊师 行次荥阳却寄诸弟 送项山人归天台 经废宅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题江寺禅和 自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妙手天成 十部从事 着摸 逼耳 燎结尾的成语 九原丈人 机秉 明赏不费 玉字旁的字 斋钵 分劳赴功 穿花蛱蝶 火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