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3:12
君欲问淋疾,便是法外刑。
刲剔备百毒,更以焰烹。
王皇夜半敕六丁,
押差戴君为药丞。
倒囊剌手探玉札,
一洗愁肺永雪清。
一生百病都好去,
不但膏肓驱二竖。
寄言仲景与安常,
古今何代无医王。
你想问淋病,那就像是受到法律的惩罚。
刀刃剖开,准备了百种毒药,还要用火煮沸。
王皇在半夜召唤六位神明,
派遣戴君去担任药师。
翻开药囊,刺手探寻玉札,
一剂药就能洗清心头的愁苦。
一生的百病都可以去除,
不仅仅是驱赶膏肓的两个恶鬼。
告诉仲景和安常,
古今哪一代没有医药的王者呢?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见长。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医疗和医者的重视。杨万里通过对药师戴良辅的赞美,表达了对医学的敬仰和对健康的关注。
这首诗展现了对医学和医者的崇高敬意,诗中通过对医学的描绘,表现了对疾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珍视。开头提到的“淋疾”,暗示着一种沉重的病痛,接着通过对医者戴良辅的描写,展现了他在治疗中的重要角色。后面的比喻与形象描写,将医学的复杂与神秘揭示出来,展现了医者在患者生命中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王皇夜半敕六丁”,给人以神秘感,仿佛在传达医术不仅是人间的事务,更有天意的成分。最后几句则将主题升华,指出无论古今,医者都是人们生命中的“王”,能够帮助人们战胜疾病,迎接新生。这种赞美不仅是对医者的认同,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君欲问淋疾,便是法外刑。
你若想问淋病,那就是一种严酷的惩罚。
刲剔备百毒,更以焰烹。
刀刃剖开,准备了各种毒药,还要用火煮沸。
王皇夜半敕六丁,
王皇在深夜召唤六位神灵,
押差戴君为药丞。
命令戴君去担任药师。
倒囊剌手探玉札,
翻开药囊,刺手探寻玉札的药方,
一洗愁肺永雪清。
一剂药就能洗清心中的愁苦。
一生百病都好去,
一生的百病都可以去除,
不但膏肓驱二竖。
不仅仅是驱赶膏肓的两个恶鬼。
寄言仲景与安常,
告诉仲景和安常,
古今何代无医王。
古今哪一代没有医药的王者呢?
整首诗传达了对医学和医者的尊重,强调无论古今,医者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
诗中提到的“淋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皮肤病
B. 一种性病
C. 一种传染病
D. 一种风湿病
诗中提到的“药丞”指的是谁?
A. 医生
B. 皇帝
C. 官员
D. 学者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医者的赞美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历史的回望
这是对《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图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