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9:53
杳霭无定状,霏微常满林。
清风光不散,过雨色偏深。
幽意赏难尽,终朝再招寻。
朦胧的雾霭没有固定的形状,细微的雨丝常常弥漫在树林中。
清风的光辉不会消散,雨后的色彩显得格外深沉。
幽静的情趣让人难以尽兴,整天都想再去探寻。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情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
高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
在唐代,文人雅士常常寻求隐逸生活,以逃避纷扰的官场和世俗压力。本诗可能是在某个静谧的山亭中,诗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感悟而作,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林间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的“杳霭无定状”,勾勒出了一幅朦胧的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空灵的感觉。接下来“霏微常满林”,则通过细雨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仿佛可以听到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清风光不散,过雨色偏深”一句,强调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和湿润的环境,展现了景色的变化和深邃的色彩。最后两句“幽意赏难尽,终朝再招寻”则传达了诗人对这种幽静情趣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和无尽探索的欲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体现了唐代诗人热爱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诗中“杳霭”意指什么?
A. 清晰的天空
B. 朦胧的雾气
C. 明亮的阳光
“幽意”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哀伤
B. 宁静
C. 激昂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批判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战争的反思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高傪的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而王维则着重于山水的壮阔与人生的哲思。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却展现了不同的视角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