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1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10:53
世变江河不可回,英雄空负出群才。
西京日落征旗捲,南渡风寒画角哀。
十二金牌催魏阙,三千珠履散燕台。
凭谁洗却千年恨,浙水寒声去复来。
时代变迁,江河流逝无法回头,英雄们空有才华却未能施展。西京的日落时分,征旗卷起,南渡之路上寒风呼啸,画角声凄凉。十二金牌催促着魏阙的决策,三千珠履则散落在燕台之上。谁能洗净这千年的仇恨,浙水的寒声依旧在流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一清是明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社会动荡及个人的无奈与悲伤。
创作背景: 《西湖吊古》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西湖这一自然景观,寄托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英雄理想的失落感。
《西湖吊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悲凉情绪的诗作。诗人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在诗的开篇,诗人直面历史的流逝,指出无论是江河还是世事,都无法逆转。接下来,通过描绘西京的日落和南渡的寒风,展现出战争带来的萧索与悲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英雄在历史洪流中被淹没的故事。诗中提到的“十二金牌”和“三千珠履”则象征着权力与荣华的散落,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最后一句“凭谁洗却千年恨”更是引人深思,历史的仇恨与无奈依旧存在,浙水的寒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整首诗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也强烈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英雄理想的失落和对历史仇恨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哪个古都?
“十二金牌”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千年恨”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一清的《西湖吊古》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与时光的感慨,但李一清更注重对历史仇恨的探讨,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个人的忧虑与对社会的关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