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2:44
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
杨万里 〔宋代〕
收红拾紫消几许,也费一春强半雨。
不辞长江万波阻,来听先生夜深语。
尚忆向来待樽俎,微雪斜飞小梅吐。
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空万古。
今年寒食还相聚,明年寒食知何处?
只道先生押班去,不道门生折腰苦。
收拾红花和紫花,究竟消耗了多少,
也花费了一个春天和大半场雨。
不怕长江的万波阻挡,特意来听先生的夜深话语。
尚且记得往日共饮的情景,
微雪飘飞,小梅花悄然绽放。
先生微醉却不觉寒霜侵袭,
金篇玉句只是空留千古。
今年的寒食节还可以相聚,
明年的寒食节又将何处相见?
只知先生要出门去,
却不知弟子在门外忍受的辛苦。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生于江西省。他以诗、文、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间生活,风格清新洒脱,情感真挚。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与朋友的相聚,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提到的寒食节,寓意着人们在节日中团聚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开篇以“收红拾紫”的细节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诗人表达了不辞千里而来听先生深夜的教诲,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老师的尊敬。
“尚忆向来待樽俎”一句,诗人回忆起往日的宴饮场景,勾勒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到亲切。而“微雪斜飞小梅吐”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时节的变迁与友谊的恒久。
最后几句,“今年寒食还相聚,明年寒食知何处”,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惆怅与不安,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南宋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老师及朋友的关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诗中的“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今年寒食还相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